压力容器上采用不锈钢复合钢板代替单一的不锈钢板,经济性突出,!SH/T 3074-2018 5.1.2规定,若不锈钢壳体厚度大于16mm,宜采用复合钢板,这个值在上一版是12mm。
图纸上的复合钢板厚度,大家见的比较多的是“n+3",设计中一般也将这个“3"看作是腐蚀裕量,并且不计入强度。现假设某介质对某覆层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0.2mm/a,那复合钢板“n+3"能不能撑15年,恐怕未必,为什么?
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,“n+3"是什么厚度?名义厚度,还是最小成形厚度?事实上,除了大家熟知的凸形封头之外,不少零部件也或多或少存在加工减薄的问题。同样,不锈钢复合板封头等零部件制造加工过程中,基层和覆层也都会出现减薄,所以图纸上如果未另行标注“min多少多少"那这个“n+3"应该看作是最小成形厚度,而不是名义厚度,所以应放大投料厚度,放大多少?
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爆炸复合板,基层与看层在爆炸能量的作用下而形成的锯齿状结合面厚度大概在0.3~0.5mm左右,并且复合板出厂前的热处理之后,基层会发生脱碳,烹层命抗现渗碳,所以这部分厚度在化学成分和金组织上是无法满足耐腐蚀要求的。
爆炸后覆层表面还需进行校平精整处理,这也是存在一定的减薄量的,可取0.5mm。覆层钢板也是有负偏差的,这个也要考虑,通常为0.3mm。阿斯米四,从对口错边量的角度考虑,覆层也要留有余量。